Priest Tomb



一份个人诊疗记录

写在前面

很久前就有一个想法,尽可能记录下自己经历过的与医学相关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得过的病、做过的检查/手术、吃过的药。

通篇看下来难免会给人一种我是个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人,但其中大多数都已经是过去时,还有一部分是误诊,我的初衷是出于对医学的敬畏,和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好奇,以及作为一份回忆,别无它意

另外,只有经历过病痛,才会重视健康,尊重尚且健康的身体

以下记录不分时间先后,纯粹是回想起来或最新经历后的不断补充。


多生齿

病情

具体年龄未知,据恒牙生长的常见时间推测,是在 7 岁左右,当时在两颗上颚正门齿的中间偏上的地方多冒出了一颗牙齿,被带去医院检查后进行了拔牙。

检查/手术

就往年父母在各种场合下三言两语描述当年这件事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当时应该没经过全麻,我在拔牙的门诊室大哭大叫,几个医生都按不住。

最终的结果当然还是拔掉了,那颗牙的造型我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细长、只有一个牙根、且牙根存在一定的螺旋弯曲。

药物

无。

说明

此次的拔牙成为了小时候最恐怖的手术经历,以至于到青春期对牙科有极深的恐惧。

当时有一颗上颚前臼齿换牙时长得很慢,乳牙一侧脱落,另一侧未完全脱落,我硬是拖到了初中才去医院“轻轻一拔”把它处理掉。

此外下颚侧门齿在长出来时长得有点靠牙床内侧,躲在下颚正门齿后面了一些,当时也害怕到不敢跟家里说,不敢去医院看,导致现在下排的牙齿也还有一定的畸形。


唾液腺粘液囊肿

病情

回想当时应该是 10 岁左右,发现舌下左侧出现了一个直径约 1 厘米的“泡”,强行咬破或挤破后会流出一些类似鸡蛋清的偏浓液体,不影响说话、吃东西,因为对去医院的恐惧,没有跟家中说。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反复弄破 + 复发两三次之后,消失不见,至今未复发。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无。

说明

回想起这个东西是刚巧在公众号“果壳病人”上看到了一篇《复发4次的小“肿瘤”,医生在我舌头下缝了个人民币》,根据描述,让我觉得小时候经历过的东西就是这个“唾液腺粘液囊肿”。

好在这玩意儿没有什么严重的影响,也像是自限性疾病一样,最终恢复正常了。


上嘴唇撕裂

病情

目测应该也是在 10 岁之前发生的,小时候比较皮,那时候还不会骑自行车,那个年代小孩学骑车一般是后轮两侧带两个额外小轱辘的儿童车。有天下午跟小区里的其他小孩子们一起比赛骑车,我邪恶的抢了个跑,然后一路狂奔,时速居然高达 5 公里。

接着,我就因为没有控制好方向和刹车,一头撞在了别人家门的墙角上 —— “以嘴抢墙耳”,上嘴唇被墙角剌了 2 公分长的口子。

面部其余部位丝毫无伤,人倒是吓傻了,哭着满嘴血被其他小朋友拉着去了我家,好在家里有人,火速送到医院。

检查/手术

据说是找了当时县医院最好的医生进行缝合,缝了多少针倒是记不得了。这个手术目测是做了全麻,因为完完全全没有印象,家里也没有说过当时乱糟糟的情况。

药物

无。

说明

伤口的恢复还是很不错的,平时正面看只有淡淡的一条伤疤,只有从下往上看时会在特殊的角度下看到一条凹槽状伤痕。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病情

发生在大约 13 - 14 岁左右,也可能是 12 岁之前,大概的症状包括:吃东西咀嚼时下颌关节有响声、打哈欠或张大嘴吃东西时下颌关节“卡住”无法闭合等。

检查/手术

当时看医生后给的结论是“下颌关节炎”。

现在查询,“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应该是更准一些的名称。

药物

无。

说明

这病本身是属于自限性疾病,记不得当时是否开过什么药了。像张嘴无法闭合的情况也不是非常严重,轻轻一点一点闭上还是可以的,而且日常也尽可能避免张大嘴巴。

应该没超过两年,就自己好了。


病情

疣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的产物,自限性疾病,从小到大目前为止记录到三次。

第一个疣出现在初中时期,在左脚大拇指外侧,面积偏大,椭圆形,规格约 4mm x 7mm。

第二个疣出现在2015年左右,在右手无名指顶端,距离指甲 3mm 左右,较小,椭圆形,规格约 2mm x 4mm。

第三个疣出现在2019年9月,右手手掌内侧,靠近大拇指根部,较小,椭圆形,规格约 1mm x 3mm。

第三个疣的照片:

第三个疣.JPG

检查/手术

第一个疣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且刚好生长位置不会影响走路也不会被磨到,所以最终任其自生自灭,大约是高中后期自行消退。

第二个疣在一次去医院看皮肤科时,顺便让医生看了一下,确认是疣,但医生误解,开了冷冻手术,进行冷冻消除,术后半个多月,黑色坏死肉体才最终脱落,但中心仍存在一条细长约 2mm 的疣体未脱落(个人猜测还是冷冻时间不久,冷冻深度不够),自行消毒后,用剪刀将其剪掉,伤口恢复后,这个疣彻底消失。

当年的照片记录:

冷冻后 12 小时,尚未变黑,冷冻部位略微透明,呈水泡状:

第二个疣冷冻后1.JPG

冷冻后 2 天,冷冻部位开始逐渐坏死变黑:

第二个疣冷冻后1-5.png

冷冻后 11 天,坏死部位完全变黑变硬:

第二个疣冷冻后2.JPG

冷冻后 16 天,坏死部位出现脱落迹象:

第二个疣冷冻后3.JPG

冷冻后 18 天,坏死部位脱落后,疣体仍然存在,并未随坏死部位一起脱落:

第二个疣冷冻后4.JPG

第三个疣目前仍然存在,因面积极小,不影响手部,所以依然在观察中。

药物

无。

说明

数次长出疣的原因未知,不过好在比较分散(时间上以及空间上),实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冷冻去除,但有一说一,冷冻手术是真的真的很疼。。


智齿

病情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均长了智齿,但这么多年来,实际并没有发生很多次智齿发炎或者智齿疼的情况,前些年智齿附近轻微肿胀最多一年发生一次,且不严重。

智齿X光.png

目前右上右下智齿已被拔除(照片的左上左下),左上已经萌生,左下完全隐藏,还在观察和纠结中。

检查/手术

大概是 2016 年 10 月,因为右下智齿稍微有些发炎,轻微疼痛,被老妈带去医院,医生看完片子后二话不说准备操刀拔牙,当时虽然极度不情愿,但依然进行了右上智齿拔除,这颗牙实际是在四颗智齿里最正也最不严重的一颗,当时医生莫名就挑了这一颗下手给拔掉了。

2019 年 10 月,在另一个医院,独自一人选择了拔除右下智齿,实际是自己看错了片子,误以为最严重的阻生齿是右边,实际是左边的智齿。详细的手术及术后过程可以看另一篇博客《拔除右下智齿及术后记录》

智齿照片如下:

右下智齿.png

药物

头孢类消炎药

布洛芬

说明

像拔右下智齿的文章中说到的,主动选择再拔一颗的原因是怕阻生齿太过分,把前面一颗重要的大牙顶坏,不过经历过一番折腾后,对拔牙再次产生了恐惧,决定只要左边两颗牙不经常发炎(至少目前为止从来没有发炎过),就不考虑拔除。

之前有次体检时让牙科医生看过,说左下的智齿完全没有长出来,所以可以不用拔,但我是知道的,片子里那颗牙横得比右下的智齿还厉害。。只能多祈祷它别给我惹什么幺蛾子吧。


湿疹

病情

最早出现在 2016 年末,右手虎口部位出现了一小片皮肤开始轻微变红,到 2017 年 4 月份左右愈发严重,发痒、起小水泡、蜕皮,后来左手的相同部位也开始出现完全一样的症状。

图是 2017 年记录的左右手症状:

湿疹1.JPG

湿疹2.JPG

往后几年,时不时会从最初发作的位置开始复发,严重程度不一,具体复发时间、持续时间也未做记录。湿疹范围逐渐开始有右手+左手手指根部、左手手背最外侧、右手+左手手腕内侧、左右臂手肘内侧等。

湿疹其他部位1.png

湿疹其他部位2.png

检查/手术

2017 年最严重时,去皮肤科看过医生(就是上面说冷不丁被医生开了个冷冻疣手术的那次),开药、涂药、恢复。

后续这几年偶尔有复发时,要么自己买药涂,要么涂润肤霜保养等自己恢复。

药物

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

润肤霜(虽然不是药物)

说明

从第一次发作至今,复发次数较多,湿疹面积较为固定,所以每次发现那些位置有小面积发作,就立刻刻意注重早晚保湿,一般不会发展为第一次发作时那样严重。

在治疗痤疮期间,刚好处于一次较轻的发作,顺便咨询了医生,医生说很轻的症状时完全没必要涂艾洛松,自己注意皮肤少接触水、多保湿就足够了。非常神奇的是,在医生说完的第二天,这一次的发作就在两天之内迅速消退直至恢复,如果是在古代,怕不是要把医生奉为神医吧,只靠看就治好了病(雾)。


房颤

病情

2016 年 2 月份,在三天之内连续出现了一次心动过速和一次房颤,当时都是大晚上去急诊的时候做心电图发现的,详细的发现经过和那一年的“治疗”我写在了知乎上的一个关于房颤的问题下面,指路 -> 患有房颤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检查/手术

心电图

药物

倍他乐克

说明

就像知乎上最后更新时写的那样,经过了几年的多次看病和了解,最后发现不是真的有房颤这个病,只是当初焦虑带来的一种生理症状。

而那一整年中吃倍他乐克的副作用联合当时仍不自知的焦虑状态,真是带来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

病情

2016 年 7、8 月份左右,在“治疗”房颤的过程中,出现过一阵头部隐隐作痛,去医院反复查了好多次,其中做过一次头部增强 CT,但实在想不通为何当时拿到报告之后,我没有再找到医生去复诊。

时间来到 2017 年的 4 月份,当时关于房颤的药已经停了大约 3 个月,莫名其妙在一个周末开始头部明显疼痛,难以忽略的那种疼,在自行尝试吃布洛芬之后,仍不见效果,依然时刻会感到头部的疼痛。

在后来找出 2016 年的 CT 检查报告后,霍然在纸上看到了“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待除”的字样,一时没反应过来我去年为什么没注意到这个,随后就进行了住院和 DSA (头部血管造影)检查,好在做完检查后医生说不是动静脉瘘。

这个玩意儿的整体经过(主要是做 DSA 的经过)我也在前几年写到了知乎上,指路 -> 硬脑膜动静脉瘘?

检查/手术

增强 CT

头部血管造影(DSA)

药物

尼莫地平(DSA 检查后防止血管痉挛用)

因头痛去检查而被开过的药(包括但不限于):

尼麦角林、西比灵、乐松、茴拉西坦、金纳多、加巴喷丁、丁螺环酮

说明

这个病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一次误判,列出来在这的目的主要是当时确实很折腾,莫名发作的头痛,外加偶然翻出上一年检查时的“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待除”,着实吓了一跳,另外,体验了一次创伤性检查 DSA,也是一次特殊的经历吧。


焦虑症

病情

同上面的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2016 年有段时间因为头疼,去医院神经内科查了一阵,当时一方面做了头部的增强 CT,一方面在某次门诊时医生开了一些心理测试问题,填写过后,被告知“轻度焦虑症”,并开了一些丁螺环酮。

当时应该是吃药后头痛缓解并恢复了正常,或许也有其他的原因,当时没有继续再看这个病,后面几年断断续续对焦虑症也做过一些学习和了解,知道了自己是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症的,但好在这期间只有几次比较轻微的焦虑情绪影响。

直到 2020 年年初,一次算不上严重的发作,让我重新认识到需要重视一下,于是去精神卫生中心开始正式治疗焦虑症,当时第一次门诊,最终的结果是“中度焦虑症”。

之后就一直定期复查,期间经历了一次换药,医生从丁螺环酮建议我换文拉法辛,当时的理由是“这个药一天只需要吃一次,并且新药的副作用小”,然而将丁螺环酮吃完后刚换了文拉法辛的第一晚就出了幺蛾子,当时的备忘录如下:

盐酸文拉法辛服用当晚记录.png

被一波副作用搞怕,直接导致前一段时间刚觉得稳定的情绪再次出现了松动,加上在知乎上看了用过这个药的人的分享,我觉得这个的副作用接受不了,就自行恢复丁螺环酮后进行再次复诊,之后一次复诊后就开始改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直到现在(2021 年 2 月)。

2021 年 1 月进行复查时,表述自我感觉病情稳定,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停药,医生看过去年那段拒绝服用文拉法辛的就诊记录后,认为我当时仍未恢复,说停药需要持续至少一年以上的稳定状态,所以建议我再服用一段时间,不过可以尝试把药量减少一粒(之前一天三粒,现在降为一天两粒)。

关于个人对焦虑症的总结和认识,在 2018 年我也曾写过一篇博客《幻想成真——焦虑症》

检查/手术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药物

丁螺环酮

盐酸文拉法辛

枸橼酸坦度螺酮

说明

精神类疾病和其他生理疾病一样,不能简单根据别人的症状来给自己定病甚至下药。另外,这些病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吃药稳固状态和定期的沟通复诊,一些人会惧怕自己生病的状态,不愿意吃药,不配合治疗,反而会更加重病情。


胃镜/肠镜

病情

2018 年年中,在第二家公司决定辞职后,因为那段时间刚好有持续性腹泻,加上从小到大一直感觉肠胃不好,而又一直没有做过非常专业的检查,于是就在工作间隙去医院看了消化科,医生二话不说也就开出了这两个著名的检查。

当时检查过程也写过博客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第一次体验了胃镜+肠镜》

好在检查后只查到相对轻微的胆汁反流、糜烂性胃窦炎。

检查/手术

胃镜

肠镜

药物

治胃病的药给忘了都有什么了,做肠镜的“药”在上面博客里有写

说明

复诊时的医生感觉很“轻浮”,十分轻松欢快的就开了一些药,跟我说我这检查结果都正常。在吃了一个月左右的药物后,实话说也没觉得跟平时有什么区别,最后也没有继续复诊。

现在想想,可能做的还是不对,不过既然都已经隔了那么久,还是等下次有时间想再体验一次胃镜的时候再看/问医生吧。

关于提到的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感觉肠胃不好的问题,后面还会提到“肠易激综合征”。


带状疱疹

病情

2018 年 5 月,应该是五一假最后一天(记忆有点混乱,另一个念头告诉我是四月底就出现症状了),突然感觉左肋、左背大致位置相近的一小块皮肤莫名有一种介于痒和痛之间的感觉,按网上的说法就是,那块皮肤的痛感被增强了,导致衣服的刮蹭都会产生一丝痛觉。

当时优先挂了医院的疼痛科,一个年轻的小哥诊断为好像是腰肌劳损还是什么的,接受了一个什么机器的“按摩”式的治疗,有一说一,天天坐着,被那玩意儿狠狠敲打按摩一番时候,背上的肌肉又酸又舒服。。

还没来及第二次复查,某天晚上突然发现左肋那块皮肤冒出了很密集的四五个小水泡,于是紧急又预约了一下皮肤科,第二天早上疼痛科先叫到的号,那小哥看了水泡说是带状疱疹,我说还预约了皮肤科,他说就让皮肤科的确诊和开药吧。

于是皮肤科医生确诊是带状疱疹,给开了几个药,吃的吃,涂的涂,前后大概折腾了近一个月,彻底恢复正常。

记得当时身上应该有三小块皮肤有起水泡,这是快痊愈时背上那一块的水泡的照片:

带状疱疹.png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伐昔洛韦

加巴喷丁

说明

水痘复发,称为带状疱疹,一般是在劳累、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当时的身体确实属于疲劳了,因为第二家公司是做游戏的,持续的 995 好几个月,本来计划五一假出去爬山玩的,结果累的放假根本不想动。

运气好在刚出现水泡的 12 小时内,就已经确诊并开始涂药 + 吃药(也是自己过分关注身体情况的一次收益),病情发展快速被扼制,也恢复的很快,没有出现最严重最难熬的后遗症——神经痛。


鼻中隔偏曲

病情

2014 年 5、6 月份开始,陆陆续续出现过十几次突然流鼻血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大约 9 月份前后。就是很莫名其妙突然就会流鼻血,血量一般都不少,时间不固定,而且有好几次是能感觉到鼻血是喷出来的。

十一假期回家时,虽然那时已经有好几周没出现过流鼻血的情况了,还是顺便去看了医生,医生看了看之后说是鼻中隔偏曲。好像说是不严重,没必要手术之类的,开了药让先试试。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红霉素眼膏

说明

鼻子的问题,开了个眼膏药,当时一时有些奇怪,因为那时已经很久没再流鼻血了,也就没买药去往鼻子里涂。拖着拖着好像病就消失不见了,再也没有持续的突然流鼻血。

大概是个比较奇怪的“病”。


扁桃体结石

病情

2017 年下半年,某天突然感觉喉咙有异物,对着镜子看了一下,发现扁桃腺上有个白白的东西,就近去了一家牙科门诊,医生看了一下说这不是牙科负责的东西,无奈去医院预约了耳鼻喉科。

医生简单看了一下之后,说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印象里好像是什么“囊肿”,开了张单子,去隔壁操作的诊室喷了些麻药,被捏着舌头,拿一个什么工具把那个玩意儿给暴力铲掉了。

之后没过多久,又感觉那东西出来了,再一次去挂了耳鼻喉科之后,医生直接在诊室拿镊子就把异物取出来了,记得当时医生还略显嫌弃的说这是小毛病,没必要往医院跑。。

自此,扁桃腺上的那个位置就时不时会产生一个白白的小颗粒,一开始小小的,隐藏在扁桃腺内,逐渐会变大,直到有较大部分露在扁桃腺上的那个小坑外,引起喉咙明显的异物感。自己在家尝试过用镊子、棉签之类的工具,开着手机的手电筒,对着镜子自己把它弄出来。

虽然自行处理愈发熟练,但也会倍受困扰,不仅左侧扁桃腺上有一个位置不断出现,右侧扁桃体也有两个位置出现过几次。

自己出现这个症状前,网上就曾看到过很多次关于“扁桃体结石”的内容,一般都是说这东西是口腔中引起口臭最严重的存在,反复出现,难以消除,甚至会介绍扁桃体切除手术,以绝后患。

自己有这个扁桃体结石后,确实发现口臭有时很明显,但因为扁桃体切除会很麻烦,一直就没下定决心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不厌其烦等它冒出来、剔除掉、冒出来、剔除掉。。

2020 年底,有段时间吃碘含片,发现结石不会再形成很大块的了。之后因为治疗痤疮,吃了一个多月的抗生素,再之后,直到现在(2021 年 2 月),好像扁桃体结石也消失不再形成了。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无。

说明

扁桃体结石好像搜不到是一个正式的“病”,大概只算一种症状吧,自己有怀疑过是扁桃腺的凹槽因为一些食物残渣结合一些细菌,就源源不断产生这种结石,所以吃抗生素之后,这些细菌没了,结石也就跟着没了。

希望不是 flag。


痤疮

病情

翻看自己少有的几张照片,外加回忆,大概是 2017 到 2018 年间,脸上开始起了痘痘之后很容易留痘印,并逐年递增。

本来这些痘印经过两年左右会逐渐淡去,但 2020 年后,痘痘有些不受控制,左脸、右脸、下巴、甚至额头,都开始有“很容易留痘印很久不消”的痘痘出现,而且右下颚长出一个体积较大的包(对,脓包无误了),比较深,挤不掉,目测难以消除,实在不能忍,终于在 2020 年底去皮肤科正式治痘。

排除掉真菌感染后,医生直接开了抗生素和一个中成药(因为写明是提取物,所以这次没过于抵触其是中成药),连续吃了一个半月,医生说就这样吧,因为疗程理论上来说算结束了,自己的观察而言,最后两三周脸上已经几乎不再长新的特别严重的痘痘(即炎症部位很深,难以消除的),于是暂停了用药,开始进入刷酸维持的阶段。

2021 年 1 月上旬开始,停药,不定时晚上涂水杨酸,平时注意洗面奶+保湿,维持正常感觉还算可以,只是到了 2 月中旬,脸上还是开始出现一些比较轻微的痘,尤其下嘴唇,陆陆续续冒了四五个。

目前感觉应该算在可控的程度,计划保持刷酸,顺便买一下去痘印的药,因为发现脸上之前的那些痘印几乎不会淡去,只能考虑借助针对性的化学成分了。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夫西地酸乳膏

丹参酮胶囊(属中成药)

盐酸多西环素片

一种含水杨酸的护肤产品

说明

平日里不喝碳酸饮料、奶茶,不吃甜食,不熬夜,结合长痘的位置,只能认为就是纯粹的激素紊乱了,外加确实有一些细菌感染,痤疮拖了几年,虽然没到毁容的程度,但也确实成为了一个影响形象的问题,积极治疗,应该还是很容易控制并且恢复正常的吧。


痣/手术切除

病情

2017 年底,莫名注意到右肩胛骨部位有一颗不小的黑痣,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颗伴随我多年的痣,应该是近段时间突然长出来的,同时开始观察身上其他部位,在肚脐右上方也发现一颗较为明显、且以前并未注意到的痣。

观察了几个月,感觉这些痣还在一点点变大(或许是心理作祟,或许是真的),但结合皮肤癌的特征进行对比,发现这两颗痣的形状还算均匀正常,一直过分关注下,总觉得不是很舒服,于是决定去医院把他们切掉(顺便还有后脖颈上一颗伴随二十多年的比较大的痣)。

2018 年 2 月,预约了烧伤整形科医生,确定了手术时间(刚好排在了生日当天),于是在生日当天的午后,请了半天假,到医院一个人进行了手术(孤独十级达成),三个部位,分别局麻,刷刷刷,切除,缝合,搞定。

唯一自己方便拍照的一颗也就是肚皮上的了,仅留了两张照片,一个是刚缝合后 2 天,一个是 14 天后拆线之后:

肚皮上的伤口.png

肚皮上的伤口拆线后.png

幸好,三颗痣化验后都是良性。

检查/手术

痣切除手术

药物

无。

说明

2012 年时,曾对脸上的一些长达十几年历史的痣进行了激光祛除,当时是在一个小美容院做的,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也是胆大命大。

这次因为痣的面积稍微大一些,手术切除是最干脆利落的手段,所以用了这种方式。后续拆线着实是体验了什么叫“剧痛”,一句话描述就是“把线头从已经愈合的肉里拉出来”,光回想一下就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真的考虑以后有什么事还是都用可吸收线的好。。


胸廓畸形(扁平胸)

病情

正常的胸骨应该是一种略带弧度的,形如圆桶,空腔内藏着心脏、肺这些重要器官。扁平胸应该是处于鸡胸和漏斗胸中间的一种胸廓畸形了,鸡胸是胸骨明显往外凸起,漏斗胸是胸骨明显往内凹陷,扁平胸就是如字面意思——平的。

说不上来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因为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家里发现有这个问题的,很小的时候家里说是鸡胸(也不知道是不是看了哪个医生之后得到的这个专业词汇),现在知道了,其实不是。因为从小到大身体还算正常,心肺没有受到影响,短跑长跑都没问题,所以这个畸形就没有去管。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无。

说明

从小到大那么多次的体检之类的,也鲜有医生刻意说过这个畸形(只有一个医生让去拍过片子),加上确实没感觉到心肺功能有比他人弱,所以自己也没有专门去骨科或什么科看病。

如果不是写这篇东西,我一直以为是漏斗胸,因为很多年前自己搜索学习鸡胸的时候,发现自己其实不是鸡胸,而更像是漏斗胸(因为觉得相比正常人的胸骨我这种已经算凹陷的了),但又一直觉得奇怪,我胸口中央没有明显的漏斗状畸形。直到刚刚(20210307)又一次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畸形的图片,猛然发现了一个词“扁平胸”,嗯?再次以扁平胸为关键词搜索,哦吼,看来找到真正的病症学名了。

顺便也看了一些病友的分享,发现了其中有一个神奇的细节,绝大多数扁平胸患者都偏消瘦,而我自己,也确实是瘦了二十多年了,一直吃不胖(肚子上有一些赘肉除外)。这病都快 30 年了,回头还是找个有经验的医生看一下,咨询咨询学习学习,看看有没有一些潜在风险要注意的(希望不是给自己徒增忧虑)。


肠易激综合征

病情

直到这个病的名字应该好多年了,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上面提到的做肠镜胃镜那次检查,也是为了确认下自己的肠胃到底有没有器质性的毛病,最终的检查结果在医生看来都是很轻微的问题,当时我记得他好像说到了肠易激(不排除是我记错了)。

这个病很多症状可以说我是从小就饱受折磨了,比如嗳气、胀气、不定时的大便频率改变等等。

嗳气这个症状总感觉也有心理方面的影响,只要感觉到有像嗳气发作的轻微症状,过往的嗳气发作时的难受经历就会回想起来,然后更紧张,很大概率就加重嗳气的发展,最终。。。口水分泌增多,每咽一次口水又更让胸口难受,憋不住了想吐但又吐不出,唯有平躺下来能迅速恢复正常。

胀气倒也已经习惯了,每天的节奏就是早饭吃完中午胀,午饭吃完傍晚胀,肚子都胀得滚圆,有时屁多,有时屁少,慢慢就能恢复正常大小。

大便频率变化也挺明显的,一段时间正常(每天一次,时间固定,或早上或下午),一段时间不正常(每天两到三次,且一直感觉有便意)。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无。

说明

因为没从医生那里得到确诊,所以目前还是自己默默忍受(毕竟从小到大一直都这样)和接受(肠易激几乎没对症的药物),等下次做肠胃检查时再认真配合医生的治疗吧。


痔疮

病情

非常轻微,且没有更严重的迹象。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无。

说明

大便出血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目前有记忆的只有一次脱出肛门(应该是 2016 - 2017 年间),那段时间洗澡时自己摸到过,而且应该就一个,回忆当时的触感的话,大小应该在四毫米左右(直径)。大便后注意一些,也不会擦出血,过了那段时间就莫名其妙没了,当然,也不是自愈。。

立个 flag 吧,在不吃辣不久坐的生活方式下,应该不会复发和加剧。

ATTENTION : 提肛!


腮腺炎

病情

2012 年年初,刚过完年准备回学校,发现腮帮子肿了,当时大过年的,找医生没我都记不清了,反正说是腮腺炎,给肿的部位糊上一块什么药,打了个纱布补丁就上车回学校了。

得病前后有什么其他症状现在也完全回忆不起来,应该是症状太轻或者没什么太特殊的症状,没什么值得刻骨铭心的吧。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忘了。

说明

当时刚上大学,火车票还不会买,高铁动车还没通,从家到学校要坐 17 个小时的快字绿皮车,这一趟去上学恰恰还没买到坐票,凭着一张站票,拖着病体(并不),在车上经过一夜混沌,终于活着到了学校。。第二年,高铁通车,此后这一趟行程就只需要 4 个小时了,加上 12306 出现,再也没出现过买不到票、全程站票的乘车经历了。


慢性咽炎

病情

咽炎的症状借由“慢严舒柠”的广告,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我自己应该是高中时期就有轻微的症状,但一直没发作过更重的症状,以及对生活影响不大,所以没管过。

在 16、17 年那段时间,因为开始对身体的各种症状投入过多的关注,恰好,出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发作,睡觉时猛然醒过来,发现喉咙跟堵住了一样,一口痰咳不出咽不下,于是就去医院看了医生,当时给的是“急性咽炎”,开了药。

那次就医应该有复查过一次,现在同样是回想不起来细节了,只是知道之后就停药了,但是接下来这些年,比较严重的发作有过两三次,每次都很难受,要突击式疯狂喝水来缓解症状,好在很快就能恢复。

最后一次发作应该是 2018 年上半年了,之后这些年都处于一种刷牙时不会干呕、咽口水时才感觉到有一口痰堵喉咙、想咳肯定是咳不出来的状态。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无。

说明

对这个病的理解还是有点浅了,目前的认知就是现在的日常症状算是慢性咽炎,但不会严重影响生活的话,也没必要喝药去治(慢性病也治不好不是?),平时多注意生活方式,避免发作就好了。


动态心电图

病情

2016 年误诊房颤时,做过两次动态心电图,“确诊”后因为想进一步检查,开了一次,一年后复诊想停药,又开了一次。两次的报告都是正常,早搏都抓不到几次,更别说房颤了。

这个东西不复杂,就是身上贴几个电极,脖子上挂个接收数据的小机器,大小跟一个比赛用的秒表一样,戴一整天,摘下,医生收回去处理数据,然后出报告。

单独列出来纯粹是觉得是个有意思(而且也很重要)的医学设备,可惜当时自拍的一张照片弄丢了,下次有机会再补吧(并不)。

检查/手术

动态心电图

药物

无。

说明

无。


飞蚊症

病情

10 岁前自己应该就注意到了,眼睛里会看到一些飘来飘去的东西,越转动眼睛想去看它,它就越跑开,就算闭上眼也能看到,这东西几乎不会影响生活,所以二十多年来从没跟家里人说过,自己也从未特意去眼科看过。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无。

说明

后来自己网络上查了一下,说是飞蚊症,再后来微博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营销号发类似这样的图片,下面就能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啊 TA 也能看到之类的,所以应该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吧,不算很严重的病。

飞蚊症.jpg


新冠肺炎 COVID-19

病情

始于 2019 年年末的全球疫情,因为防范+运气,直到 2022 年年末全面放开后才第一次感染发病。

具体时间为 12 月 23 日,晚上饭后感觉到一丝异样,于是先火速冲了一个澡,回到被窝后逐渐感到发冷,凌晨测量体温已经升到 38 度多。家里只准备了布洛芬,于是接下来三四天的时间中,都是靠布洛芬来止痛+退烧,另一方面湿毛巾物理降温。运气较好,发热只持续了三到四天,除了夜晚睡觉时会大量出汗外,没有其他磨人的症状,也没有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检查/手术

无。

药物

布洛芬

说明

无。